申请日 20200122
公开(公告)日 20210129
IPC分类号 C02F9/10; C01D5/00; C02F101/10; C02F103/3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化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沉淀反应池;NaOH投加罐和Na2CO3投加罐,分别连接于沉淀反应池;固液分离膜,连接于沉淀反应池;第一反渗透膜,连接于固液分离膜的渗透侧;氧化反应器,连接于第一反渗透膜的浓缩侧;离子交换树脂柱,连接于氧化反应器;纳滤膜,连接于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Na2SO4和NaCl;第一浓缩装置,连接于纳滤膜的浓缩侧;结晶装置,连接于第一浓缩装置;离心机,连接于结晶装置;第二反渗透膜,连接于纳滤膜的渗透侧;第二浓缩装置,连接于第二反渗透膜的浓缩侧;制酸碱装置,连接于第二浓缩装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石化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沉淀反应池(1),用于对石化高盐废水进行钙镁离子的沉淀反应;
NaOH投加罐(2)和Na2CO3投加罐(3),分别连接于沉淀反应池(1),分别用于向沉淀反应池(1)中加入NaOH和Na2CO3;
固液分离膜(4),连接于沉淀反应池(1),用于对进行了沉淀反应后的废水进行沉淀的分离处理;
第一反渗透膜(5),连接于固液分离膜(4)的渗透侧,用于对固液分离膜(4)的渗透液进行浓缩处理;
氧化反应器(6),连接于第一反渗透膜(5)的浓缩侧,用于对第一反渗透膜(5)中得到的浓缩液进行氧化处理;
离子交换树脂柱(7),连接于氧化反应器(6),用于对氧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离子交换处理深度去除钙镁离子;
纳滤膜(8),连接于离子交换树脂柱(7),用于对离子交换树脂柱(7)中得到的出水进行纳滤分离处理,分离Na2SO4和NaCl;
第一浓缩装置(9),连接于纳滤膜(8)的浓缩侧,用于对纳滤膜(8)的浓缩液进行浓缩处理;结晶装置(10),连接于第一浓缩装置(9),用于对第一浓缩装置(9)得到的Na2SO4盐水进行结晶处理;
离心机(11),连接于结晶装置(10),用于对结晶装置(10)中得到的Na2SO4进行离心分离;
第二反渗透膜(12),连接于纳滤膜(8)的渗透侧,用于对纳滤膜(8)的渗透侧得到的NaCl盐水进行浓缩处理;
第二浓缩装置(13),连接于第二反渗透膜(12)的浓缩侧,用于对第二反渗透膜(12)得到的NaCl浓盐水进行浓缩处理;
制酸碱装置(14),连接于第二浓缩装置(13),用于对第二浓缩装置(13)得到的NaCl浓盐水进行酸和碱的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化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固液分离膜(4)选自微滤膜或者超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化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固液分离膜(4)的材质选自无机材料或者聚合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化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固液分离膜(4)平均孔径为20-2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化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氧化反应器(6)选自臭氧催化氧化装置、芬顿氧化装置或者电化学氧化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化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浓缩装置(9)和/或第二浓缩装置(13)选自电渗析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化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酸碱装置(14)是双极膜或者离子膜电解装置。
说明书
一种石化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化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装置,属于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工业废水年排放量在2.1×1010t以上,其中石化废水的排放量占3-5%。石油化工行业被公认为是国家整体国力提升的支柱产业,但作为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石油化工行业排放的废水具有毒性大、水质水量波动大、成分复杂难降解以及废水种类繁多等特点。目前各石化企业的废水经内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均能实现达标排放。但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以及对污水循环利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达标排放已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尤其是石化废水中盐含量高,沿海地区往往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海,但高含盐废水排入水体会造成水体盐分超标,影响生态平衡。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沿海地区排海口逐步关闭,高含盐废水排放日趋困难。因此,针对石化高盐废水的零排放工艺逐步受到重视,但目前的零排放工艺更多侧重的是不排放或减少排放,没有对废水中的盐进行有效回收和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石化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设备:http://bokewater.com/art/art-26878.html
上一篇:节能型生活厨余废水分类回收设备 下一篇:一体化脱硫废水浓缩干燥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