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721
公开(公告)日 20210126
IPC分类号 C02F9/04; C02F101/10; C02F101/12; C02F101/16; C02F101/20; C02F103/1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自循环零排放系统,包括吸收塔、旋流器、预沉池、调节池、#1反应澄清器反应池、#1反应澄清器澄清池、#2反应澄清器第一反应池、#2反应澄清器第二反应池、#2反应澄清器澄清池、抽屉式粉煤灰床及中间水箱,该系统能够有效去除脱硫废水中悬浮物、重金属、有机物、氨氮、Mg2+及Cl ,实现脱硫废水的自循环零排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自循环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旋流器(2)、预沉池(4)、调节池(5)、#1反应澄清器反应池(6)、#1反应澄清器澄清池(7)、#2反应澄清器第一反应池(8)、#2反应澄清器第二反应池(9)、#2反应澄清器澄清池(10)、抽屉式粉煤灰床(11)及中间水箱(12);
吸收塔(1)的出口依次经旋流器(2)、预沉池(4)及调节池(5)与#1反应澄清器反应池(6)相连通,#1反应澄清器反应池(6)的出口与#1反应澄清器澄清池(7)的入口相连通,#1反应澄清器澄清池(7)的出口与#2反应澄清器第一反应池(8)的入口相连通,#2反应澄清器第一反应池(8)的出口与#2反应澄清器第二反应池(9)的入口相连通,#2反应澄清器第二反应池(9)的出口与#2反应澄清器澄清池(10)的入口相连通,#2反应澄清器澄清池(10)的出口与抽屉式粉煤灰床(11)的入口相连通,抽屉式粉煤灰床(11)的出口经中间水箱(12)与吸收塔(1)的入口相连通;
氢氧化钠加药装置(15)的出口与#1反应澄清器反应池(6)的入口相连通;
高效重金属沉淀剂加药装置(16)与#1反应澄清器反应池(6)的加药口相连通;
脱氮剂加药装置(18)与#2反应澄清器第一反应池(8)的入口相连通;
氢氧化钙加药装置(19)与#2反应澄清器第二反应池(9)的加药口相连通;
硫酸加药装置(21)与中间水箱(12)的入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自循环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旋流器(2)经废水转运箱(3)及废水转运泵(13)与预沉池(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自循环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调节池(5)经废水提升泵(14)与#1反应澄清器反应池(6)的入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自循环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中间水箱(12)经中间水泵(23)与吸收塔(1)的入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自循环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1反应澄清器澄清池(7)出口处水pH值的第一在线pH计(17),第一在线pH计(17)与氢氧化钠加药装置(15)连锁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自循环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2反应澄清器澄清池(10)出口处水pH值的第二在线pH计(20),其中,第二在线pH计(20)与氢氧化钙加药装置(19)连锁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自循环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中间水箱(12)出口处水pH值的第三在线pH计(22),其中,第三在线pH计(22)与硫酸加药装置(21)连锁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自循环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旋流器(2)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石膏旋流器和废水旋流器。
说明书
一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自循环零排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领域,涉及一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自循环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由于脱硫效率高、技术成熟、运行稳定,燃煤电厂中约80%以上的电厂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为了维持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的物质平衡,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即氯浓度超过规定值及保证石膏质量,必须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脱硫废水,若将脱硫废水中悬浮物、重金属、有机物、氨氮、Mg2+和Cl-等物质去除即可脱硫废水自循环。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自循环零排放系统:http://bokewater.com/art/art-26976.html
上一篇:己内酰胺废水浓缩回收处理方法 下一篇:医疗废水监测数据质控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