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 20200811
公开(公告)日 20201110
IPC分类号 C02F9/14; C02F103/06; C02F101/20; C02F101/18; C02F101/16; C02F101/10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渗透液的深度处理方法,属于水、废水或污水的多级处理技术领域。待处理的垃圾渗透液依次经外置式陶瓷MBR膜过滤、电解絮凝沉淀、单级DTRO、纳滤、双极电解处理,双极电解槽处形成NaOH、HClO和NaClO溶液,NaOH经外循环管送入纳滤机构和单级DTRO作为化学清洗药剂使用,HClO和NaClO溶液送入电解絮凝机构作为强氧化剂使用。将本申请应用于垃圾渗透液或同性质污水处理,具有降解稳定、成本低廉、有效成分可多次循环再利用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垃圾渗透液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处理的垃圾渗透液依次经外置式陶瓷MBR膜过滤、电解絮凝并沉淀、单级DTRO、纳滤、双极电解处理后,排出,所述外置式陶瓷MBR包括机壳和设置于机壳内的膜分离组件,膜分离组件连接有曝气管,垃圾渗透液经离心液体泵输入,在膜分离组件中完成曝气反应后,输入电解絮凝机构;电解絮凝机构采用高频开关脉冲电源,完成电解絮凝并沉淀,沉淀上清液经离心液体泵泵入单级DTRO;所述单级DTRO包括两组并联的膜组件,经两组膜组件分别处理后,达标液体送入纳滤机构完成纳滤;纳滤透过液送入双极电解槽中进行双极电解处理,所述双极电解槽中包括两个阳极和两个阴极,阳极与阴极交错设置形成两组,纳滤透过液双极电解形成NaOH、HClO和NaClO溶液,NaOH经外循环管送入纳滤机构和单级DTRO作为化学清洗药剂使用,HClO和NaClO溶液送入电解絮凝机构作为强氧化剂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透液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絮凝机构的主电极为铝主电极、铁主电极或钛主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透液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电解槽中,配置两个阳极、两个阴极,阳极-阴极-阳极-阴极以无隔膜方式布置于双极电解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透液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电解槽中,配置两个阳极、两个阴极,阳极-阴极-阳极-阴极配合隔膜布置于双极电解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垃圾渗透液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预过滤工序,对垃圾渗透液进行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垃圾渗透液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A/O反应器,A/O反应器配合外置式陶瓷MBR设置,以实现垃圾渗透液的有氧反应。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垃圾渗透液的深度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沉淀池,沉淀池设置于电解絮凝机构与单级DTRO之间。
说明书
一种垃圾渗透液的深度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垃圾渗透液的深度处理方法,属于水、废水或污水的多级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我国垃圾处理仍以填埋为主。垃圾填埋不可避免的产生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且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如垃圾填埋场的场龄、填埋方式、地理位置和环境变化等。
高浓度的氨氮是渗滤液的主要水质特征之一,并且根据填埋的方式和垃圾成分不同,渗滤液中氨氮浓度也不尽相同,除此之外,由于填埋时间的不断增长,垃圾中的有机氮会逐渐向无机氨转化,从而导致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
现有的垃圾渗滤液高氨氮处理技术均存在缺陷。垃圾渗滤液高氨氮处理技术主要是氨吹脱法和生物脱氨技术:
垃圾渗透液的深度处理方法:http://bokewater.com/art/art-24415.html
上一篇:锂电池电解液洗桶废水的处理设备 下一篇:没有了